2025年8月1日至8月3日,由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国际仲裁院(以下称“北仲”)与清华大学法学院联合举办的清华大学法学院第三十四期仲裁员培训班在清华大学圆满结课。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名各界专业人士完成了全部课程学习和训练。应清华大学法学院邀请,北仲主任郭卫出席开班动员仪式,北仲秘书长姜丽丽到场为学员授课。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高丝敏主持。
郭卫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仲裁工作”为题进行开班动员。他系统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仲裁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及北京国际仲裁中心建设的最新进展,特别是5月7日举办的“仲裁之夜”的盛况,并分享了7月31日司法部召开涉外仲裁工作座谈会的情况,传达了会议精神。他表示,打造国际一流仲裁机构、助力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离不开一支通晓国内外法律,能够适应多元文化背景下仲裁办案需要的高质量仲裁员队伍,期待所有参训学员能够充分利用本次培训班的学习机会,提升自身理论和实务水平。
姜丽丽以“商事仲裁发展评述与北仲的规则制度”为题为学员授课,系统介绍了北仲围绕提升仲裁公信力和案件办理质效为出发点的案件管理体系和制度。
培训期间,清华大学法学院将其在国际仲裁领域研究和教学的领先资源和北仲三十年来在仲裁实务的积累相结合卓信速配,广泛邀请了行业内的知名专家,讲授了仲裁员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期货市场基础以及热点难点法律问题及争议解决、庭审与裁判的逻辑与技术、裁决书制作与司法审查等课程。授课老师们带来一堂堂深入浅出、专业实用、内容前沿的理论课。
授课结束后,学员们进行了现场考试以及分组模拟仲裁考核。模拟考核由经验丰富的仲裁专家作为观察员全程观摩,并点评。
为期三天的深度研习圆满结束,学员们高度评价此次培训将理论精要与实务操作有机统一。课程不仅提供了仲裁规则与核心知识的系统性研修,覆盖证券期货、股权争议解决等多元专业模块,更借助沉浸式模拟推演深化了程序精义的理解。这一过程显著提升了参训者的职业素养与担当意识,为其未来成为具备深厚功底的仲裁专业人士奠定了关键基石。
北仲始终高度重视仲裁员队伍建设,在2004年即出台《北京仲裁委员会加强仲裁员培训、考核工作的决定》,明确将参加相关仲裁员培训班并通过考核作为取得北仲仲裁员资格的必要条件之一。2005年,北仲与清华大学法学院开展了首期仲裁员培训班,迄今已经坚持此项制度20年。
本次培训班是在当前国家高度重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积极推动国际仲裁中心建设和国际一流仲裁机构建设的背景下,双方持续深化合作卓信速配,着眼于打造行业培训的明星课程、助力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旨在提升仲裁业界实务水平,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公正、高效处理仲裁案件特别是国际仲裁案件的仲裁员。北仲愿与各界携手共进,以专业能力和职业担当把握发展契机,提高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水平,为法治社会建设贡献北仲力量。
大牛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